全國人大代表沈志強:大力實施科創興企戰略
更新時間:2021-03-10 瀏覽量: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沈志強說,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中小企業中最具創新活力的部分,是未來高新技術企業的源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大力實施科創興企戰略。
據相關部門統計顯示,2020年山東省中小企業突破350萬家,而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1823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占中小企業的比重僅為0.52%。
沈志強說,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規模偏小直接影響全省全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隨著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科技成果轉化成效明顯提升。但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以高??蒲性核鶠橹鲗?,以大型骨干企業為主體的總體狀況仍未根本改變,高校、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門檻日益攀高,中小企業缺技術、缺資金、缺人才等問題依然較為突出,成為制約企業科技創新的主要瓶頸因素。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夠突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的企業占比偏低。
據統計,2020年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26468家,有研發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比為26.2%,低于全國8個百分
沈志強建議,制定科創興企戰略規劃,并將戰略規劃納入“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戰略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硬核”政策措施,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實施“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等普惠性激勵政策措施。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導向、統籌布局、權責統一”的原則,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突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體作用,探索創新創業新模式,促進“政產學研金服用”各要素集聚,實現技術研發、成果轉移轉化、人才培養、企業孵化、產業提升等各功能有機聚合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加大對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的優惠政策支持。人社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要制定長期穩定的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政策,進一步鼓勵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團隊有組織、有領導地到企業兼職兼薪創新創業或離崗創新創業,推廣廣東省企業科技特派員經驗,制定企業科技特派員激勵政策,鼓勵支持科技人員以企業科技特派員身份到企業兼職兼薪創新創業。加強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服務發展大局,解決“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的績效考核。
沈志強還建議,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深化國家科技計劃管理體系改革,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項,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實施,集中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研發、孵化、轉化、產業化等全鏈條的科技服務專業化水平建設,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支持中小微企業成長為技術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公共技術平臺建設,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對企業從事基礎研究給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A研究是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追趕超越、換道超車的飛行器和加速器,是企業謀創新之道,立世界之林的核心武器。要出臺激勵政策,解決好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人員的后顧之憂,特別是職稱晉升、工資待遇、績效評價、自由寬松的學術環境等方面的問題。”沈志強說,還要在全社會營造“激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生態環境。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或省政府出臺對企業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人員給予津貼補貼的制度性政策;地方政府對做出突破性貢獻的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人員給予專項獎勵,對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給予專項獎勵;加強基礎研究,盡快實現突破,關鍵在于頂尖人才、經費投入、儀器設備、體制機制、自由寬容等多種因素形成合力,缺一不可。建議政府對研制用于基礎研究的新的儀器設備從研制到采購給予政策支持,對于企業購買用于基礎研究的進口儀器設備給予免稅優惠政策支持,企業購買用于基礎研究的國產儀器設備給予財政補貼。
全國人大代表沈志強說,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中小企業中最具創新活力的部分,是未來高新技術企業的源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大力實施科創興企戰略。

沈志強說,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規模偏小直接影響全省全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隨著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科技成果轉化成效明顯提升。但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以高??蒲性核鶠橹鲗?,以大型骨干企業為主體的總體狀況仍未根本改變,高校、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門檻日益攀高,中小企業缺技術、缺資金、缺人才等問題依然較為突出,成為制約企業科技創新的主要瓶頸因素。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夠突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的企業占比偏低。
據統計,2020年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26468家,有研發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比為26.2%,低于全國8個百分
沈志強建議,制定科創興企戰略規劃,并將戰略規劃納入“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戰略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硬核”政策措施,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實施“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等普惠性激勵政策措施。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導向、統籌布局、權責統一”的原則,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突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體作用,探索創新創業新模式,促進“政產學研金服用”各要素集聚,實現技術研發、成果轉移轉化、人才培養、企業孵化、產業提升等各功能有機聚合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加大對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的優惠政策支持。人社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要制定長期穩定的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政策,進一步鼓勵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團隊有組織、有領導地到企業兼職兼薪創新創業或離崗創新創業,推廣廣東省企業科技特派員經驗,制定企業科技特派員激勵政策,鼓勵支持科技人員以企業科技特派員身份到企業兼職兼薪創新創業。加強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服務發展大局,解決“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的績效考核。
沈志強還建議,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深化國家科技計劃管理體系改革,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項,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實施,集中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研發、孵化、轉化、產業化等全鏈條的科技服務專業化水平建設,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支持中小微企業成長為技術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公共技術平臺建設,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對企業從事基礎研究給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A研究是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追趕超越、換道超車的飛行器和加速器,是企業謀創新之道,立世界之林的核心武器。要出臺激勵政策,解決好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人員的后顧之憂,特別是職稱晉升、工資待遇、績效評價、自由寬松的學術環境等方面的問題。”沈志強說,還要在全社會營造“激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生態環境。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或省政府出臺對企業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人員給予津貼補貼的制度性政策;地方政府對做出突破性貢獻的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人員給予專項獎勵,對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給予專項獎勵;加強基礎研究,盡快實現突破,關鍵在于頂尖人才、經費投入、儀器設備、體制機制、自由寬容等多種因素形成合力,缺一不可。建議政府對研制用于基礎研究的新的儀器設備從研制到采購給予政策支持,對于企業購買用于基礎研究的進口儀器設備給予免稅優惠政策支持,企業購買用于基礎研究的國產儀器設備給予財政補貼。
上一篇:沈志強代表:科創興企——國家要激勵,企業要積極
下一篇:沈志強代表:建設黃河三角洲區域科創高地
編輯:熊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