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綠都科技資訊-第41期
沈志強:沈氏品牌成為引領動物保健行業的風向標
濱州日報·濱州網5月23日 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院長、書記,研究員二級、博導,山東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志強首席專家。他既是資深的科學家,也是成功的企業家,兩者完美結合,又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產業報國”成功之路,在這個領軍人才引領創新、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企業轉型升級與新舊動能轉化的新形勢下,擁有科研教學與高新技術企業管理豐富經驗的他成為諸多科研院校與高新技術企業爭搶的“T”型人才。他注重引育人才與國際合作交流,與本院引進的3名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帶領3支市級優秀創新團隊,以中以家禽疫苗國家合作研究中心與中英禽病國際合作研究中心為依托,搭建了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高端平臺。統籌國內國際兩種資源,秉承“綠色環保,濟世惠民”的使命,讓品質卓越、獨具創新的沈氏品牌,成為引領動物保健行業的風向標。
園區動態
1.財政部駐山東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領導一行來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征求全國人大代表沈志強院長意見
5月16日,國家財政部駐山東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胡順竹處長、李建科長在濱州市財政局焦本強局長等陪同下,來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征求全國人大代表沈志強院長意見。沈院長結合濱州及財政工作的實際,從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與優化財政經費管理制度頂層設計的角度,就目前濱州中海油的財稅體制改革、國家政府采購管理、科技經費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為進一步提高財政經費使用的效率與效益,提出了建立科學的利益分配機制、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破除繁文縟節,大道至簡、實事求是等一系列合理化意見建議。
2.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召開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部署會議
5月23日,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召開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部署會議。會上,田風榮副院長宣讀了《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實施方案》,就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的總體要求、活動內容、推進措施和有關要求做了詳細解讀。沈志強院長做部署講話。他指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是黨中央堅持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制度治黨緊密結合,不斷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增強黨內生機活力作出的重大部署,事關長遠的制度安排。
3.東京大學山田章雄教授一行四人應邀來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開展人獸共患病學術交流合作
5月15-17日,東京大學獸醫學院山田章雄教授、平山和泓教授、日本傳染病研究所宇田晶彥博士及東京大學田德雨博士應邀來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開展學術交流合作。山田章雄教授一行對我園區在動物疫苗與檢測試劑盒及食品安全檢測試劑盒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沈志強院長代表研究院向山田章雄教授頒發了客座研究員聘書。
4.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成功舉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日政府間合作項目”的啟動儀式
5月16日,由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泰山學者中國農業大學何誠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日政府間合作項目-人獸共患病的分子診斷技術及其產品研制”的啟動儀式在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成功舉辦。中日雙方就項目的合作內容、項目的工作分工、技術細節、資源共享與成果共享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討,達成了合作共識。
5.科技扶貧 黨員干部在行動—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黨員干部到開發區洼地綿羊擴繁基地開展后續服務
近日,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援助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里則辦事處陶口村洼地綿羊擴繁基地的多只良種喜產9只羊羔,這是繼5月5日研究院向陶口村洼地綿羊擴繁基地無償幫扶30只良種洼地綿羊后結出的第一批碩果。5月23日,受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院長、羊創新團隊崗位專家沈志強研究員委托,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羊產業創新團隊沈志強團隊成員—王玉茂研究員、重點實驗室王金良主任、洼地綿羊繁育技術研究推廣中心任艷玲主任到擴繁基地開展后續服務。
6.我園區組隊參加“盟威戴卡杯”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屆秦皇河端午龍舟大賽
5月27日,我園區組織男、女四支龍舟隊伍再戰“盟威戴卡杯”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屆秦皇河端午龍舟大賽。本屆比賽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河公園舉行,吸引了來自各單位的37支隊伍參加項目角逐。我園區最終獲得一個二等獎和三個三等獎的好成績。
7.我園區順利完成第8批華中農業大學實習生崗前培訓
5月21日,我園區又迎來第8批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2013級的21名實習學生。我園區各單位各部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安排各部門經驗豐富的負責人作為培訓老師,對實習學生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崗前培訓,這批學生將在我園區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生產實習。
8.健康服務進園區—朱清明院長來我園區開展免費義診活動
為保障員工身體健康,提升員工身體素質,5月19-20日,沈志強董事長特邀請濟南椎間盤醫院院長朱清明等專家,來我園區開展義診活動。義診期間,專家為我園區近40名職工免費檢查椎間盤突出疾病,對頸椎病、肩周炎、腰間盤突出等病情免費治療。經過治療,廣大員工病情得到極大緩解,將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義診活動讓廣大職工在家門口就享受到醫療專家的高水平診療服務和健康教育,受到了園區職工的歡迎與好評。
政策之窗
9.農業部督促檢查農產品加工業政策貫徹落實
近期,農業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報送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有關情況的通知》,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
10.農業部開展2017年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
5月18日,農業部發布《2017年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實施方案》。農業部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標本兼治、部門聯動、行刑銜接",以小型屠宰場點、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和生豬"待宰"行為為重點,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屠宰病死豬、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等違法行為,有效保障豬肉質量安全。
行業資訊
11.2017年第21周生豬及豬肉價格環比下降
據農業部監測,2017年5月15日-5月21日,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15.06元/公斤,較前一周下降2.27%,較去年同期下降27.11%。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為19.67元/公斤,較前一周下降2.19%,較去年同期下降25.75%。
12.2017年第21周全國活畜禽跨省移動情況
2017年5月15日-5月21日,全國活畜禽跨省調運數量為9697.68萬頭(只),環比上漲4.28%。其中,生豬215.55萬頭,環比上漲3.34%;家禽9454.13萬只,環比上漲4.33%。
業界聲音
13.中國成為阿根廷禽肉最大出口市場
據阿根廷《紀事報》5月15日報道,2017年第一季度阿根廷禽肉出口49000噸,較2016年同比增長18.9%。自2014年阿根廷逐漸失去委內瑞拉市場后,中國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出現扭轉了阿根廷禽肉出口下降的局面;中國為阿根廷禽肉出口最大市場,占其總出口量的29.8%,緊隨其后的是南非(12.8%)、俄羅斯(9.8%)、智利(7.3%)和安哥拉(5%)。2017年第一季度阿根廷禽肉出口6900萬美元,同比增長26.5%,主要出口目的國為中國(占其總出口額的37.2%)、俄羅斯、智利、南非、阿聯酋和巴西。
14.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有關實驗室被認可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參考實驗室
5月23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第85屆全球大會通過第18號決議,認可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有關實驗室為OIE豬瘟參考實驗室。OIE參考實驗室負責OIE在動物疫病確診、研究、標準驗證、技術支持、人員培訓等方面工作,并參與制訂國際標準。
15.聊城3家禽肉企業順利通過蒙古檢查
近日,蒙古國技術監督局派員對聊城1家屠宰加工廠、2家熟食加工廠進行了現場檢查,這是繼2015年12月蒙古國首次對我國肉類屠宰工廠進行注冊檢查后,第二次來華檢查肉類企業,也是首次對我國熟制肉類加工企業進行檢查。
16.濰坊成功研制出禽蛋新品種“降糖蛋”
近日,濰坊市潤生畜禽良種有限公司新產品——降糖蛋發布會在濰坊藍海國際大酒店成功舉辦。該公司泰山學者劉永慶,運用免疫學原理和免疫調節理論,將雞作為生產工廠,通過免疫,使雞蛋獲得富含免疫球蛋白,生產出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雞蛋,對于糖尿病患者的營養均衡起到良好的作用,經濰坊市部分醫院臨床試驗,對糖尿病的治療起到了明顯效果,得到了有關專家的一致認可。
國際資訊
17.西班牙食品企業瞄準中國市場,對華豬肉產品出口已超德國
5月19日,據《參考消息》網站報道,西班牙媒體稱,近年來中國對西班牙豬肉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今年有42家西班牙食品企業將參加于11月在上海舉行的2017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2017年第一季度,西班牙超過德國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口豬肉產品供應國,豬肉產品對華出口額達到1.79億美元,同比增長49%。
18.越南燕窩產業即將迎來大發展,燕子或將成為家禽
5月12日,據《中國日報網》報道,越南燕窩協會日前透露,近年來,人工建造養燕屋讓燕子自然繁殖并采集燕窩,在越南許多地方已發展成為產業。截至2016年底,越南39個省市已建有5167間養燕屋,面積超過120萬平方米,燕子數量約600萬只,年產燕窩約42噸(未含自然燕子島燕窩產量約6噸)。專家認為,未來燕子養殖業將迅速發展,燕子將成為家禽。預計到2022年,越南養燕屋將達到1.1萬間,燕窩年產量介于250噸-300噸之間。
上一篇:
沈氏綠都科技資訊-第40期
下一篇:
沈氏綠都科技資訊-第42期
編輯:admin